满江红(Azolla)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施定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满江红; 净光合速率; CO; 水生绿肥; Azolla; 光合作用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QGD-07型红外线CO2分析器测定了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的光合作用特性,并与蕨状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作了某些比较。 光合作用的光强曲线随季节而有变化。A.imbricata在春季时的光饱和点在6,000米烛光左右,夏季时上升为8,000米烛光左右;而A.filiculoides从春季时的6,000米烛光提高到夏季时的14,000米烛光。光补偿点仅在500~1000米烛光范围内稍有变化。在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复盖下,与无色膜复盖相比,紫色膜明显地促进了A.imbricata的光合作用,而黄色膜和绿色膜下稍有下降。满江红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5~32℃,在5~45℃内都可测得净光合速率,变红植株的最适温度可扩大到18~32℃。最适pH为6.0,在pH 4.5~10.5范围内都能生长;变红植株的最适pH为5.5。加入适量的HCO3-对同化CO2稍有抑制,不久后能促进同化CO2,缩短植株加倍时间。NO3-对生长不良的植株能促进光合作用,但对健壮植株的效果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蕨状满江红的引种 [J].
吕书缨 ;
严孟荀 .
植物杂志, 1979, (05) :14-14
[2]  
Th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of Anabaena in the Azolla-Anabaena symbiosis[J] . D. J. Hill.Planta . 1975 (2)
[3]  
Azolla: Biology and agronomic significance[J] . A. W. Moore.The Botanical Review . 196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