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116
作者:
宋会侠
[1
]
刘玉琳
[2
]
屈文俊
[3
]
宋彪
[1
]
张锐
[4
]
成勇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4]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包古图;
斑岩铜矿;
矿床地质;
流体包裹体;
硫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发现的包古图斑岩铜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达尔布特断裂以南的包古图地区。通过对 V 号主要赋矿岩体及钻孔岩心的野外和镜下观察,研究了矿体矿化情况、蚀变分带特征和矿石组合。对该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分类研究表明,主成矿期成矿温度在180℃~450℃,包裹体的形成压力多在1~9MPa。由此得出的斑岩体的侵位深度在100~600m。黄铜矿和黄铁矿的δ34S 变化范围分别是-2.4‰~-0.8‰和-2.7‰~+0.7‰。对该矿床的初步研究认为,矿床是在埃达克质岩浆侵位到地壳浅部冷却成岩后,经历了两期含矿热液的作用而成矿的。早期形成 Cu、Fe、Mo、Zn 的硫化物矿物,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晚期形成 Cu-Te-Bi-Au-Ag 的复杂矿物组合。早期矿化形成的辉钼矿 Re-Os 年龄是310Ma。
引用
收藏
页码:1981 / 198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