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体制改革与基层治理创新:历史逻辑和改革方略的思考

被引:15
作者
容志 [1 ]
刘伟 [2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系
[2] 华东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
关键词
街道体制改革; 基层治理创新; 历史逻辑; 改革方略;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9.12.01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70年的演进历程里,我国街道体制及其功能变迁呈现出三大逻辑:街道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载体;以街道为中心的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街道功能转变和能级提升将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枢纽。新时代街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把街道办事处建设成为基层党建的实施者、城市管理的执行者、基层公共服务的组织者和社区自治共治的引领者。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开展区域化党建、加强权责清单制度建设、促进机构精简合并、加强条块协作联动、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同时发力、协同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荣敬本等著, 1998
[2]   推动城市治理重心下移:历史逻辑、辩证关系与实施路径 [J].
容志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 19 (04) :49-58
[3]   上海社会治理创新中街道体制改革研究 [J].
黄晓春 ;
嵇欣 ;
虞锦美 ;
程培 .
科学发展, 2017, (12) :104-112
[4]   权责清单制度:建构现代政府的中国方案 [J].
唐亚林 ;
刘伟 .
学术界, 2016, (12) :32-44+322
[5]   城市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争论与思考——基于撤销街道办事处试验的多案例研究 [J].
杨宏山 ;
李东泉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2) :1-7
[6]   宋贵伦:深化街道体制改革 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J].
宋贵伦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12) :63-64
[7]   国家治理的模式转换与逻辑演变——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例 [J].
彭勃 ;
张振洋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03) :27-37+156
[8]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9]   “职责同构”批判 [J].
朱光磊 ;
张志红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