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的模式转换与逻辑演变——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例

被引:40
作者
彭勃
张振洋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运动式治理; 项目化治理; 合作式治理; 合法性; 有效性;
D O I
10.14167/j.zjss.2015.03.00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TU993 [公共卫生工程];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20402 ;
摘要
运动式治理、项目化治理和合作式治理都是为克服常规化治理资源匮乏问题而设计的。本文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环境卫生治理为案例,分析国家治理逻辑的发展变迁。文章从科层化—社会化和控制—激励两个维度将国家治理模式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指出三种模式的依次转换源于资源动员机制。尽管三种模式的逻辑各异,但都需要实现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项目化治理已经替代运动式治理,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但是项目化治理面临多种困境,由项目化治理向合作式治理转变,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突破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156 +156-1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2]   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4, (04) :108-132+7
[3]   项目制的执行过程与运作逻辑——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政策学考察 [J].
陈水生 .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03) :133-156+179
[4]   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探析 [J].
丁康乐 ;
黄丽玲 ;
郑卫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 40 (06) :716-725
[5]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3, (03) :5-28
[7]   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 [J].
陈家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2) :64-79+205
[9]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10]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