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

被引:171
作者
吴飞
机构
[1]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实践; 抵制; 生产;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9.02.009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科学必须发掘隐秘,社会学家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分析理论,强调进入日常生活实践的场域之中去分析和建构理论,而不是像站在高楼上俯瞰街上的行人那样去建构研究文本。这种"微型实践"(minor practice),即一种构成社会生活基础的社会过程分析进路,对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然,与其他法国学者一样,德塞图的理论更多地只有象征世界的意义。如果要将他的理论真刀真枪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那么,它更多地可能只是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弱者发动的游击战术很容易被主流结构吸收、削弱,以致击败。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99+245 +245-246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 [J].
李艳红 .
开放时代, 2006, (06) :5-21
[2]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J].
何雪松 .
社会, 2006, (02) :34-48+206
[3]   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导读 [J].
伍端 .
世界建筑, 2005, (11) :10-15
[5]   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 [J].
刘怀玉 .
哲学动态, 2003, (05) :21-24
[6]   生活世界的现实及其价值维度 [J].
尹树广 .
哲学研究, 2003, (01) :12-17
[7]   “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 [J].
郭于华 .
读书, 2002, (07) :11-18
[8]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J].
周宪 .
哲学研究, 2000, (11) :63-70+80
[9]   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 [J].
潘忠党 .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 (03) :62-80+96-97
[10]   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大主题 [J].
刘怀玉 .
求是学刊, 1996, (06)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