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发包制

被引:30
作者
应星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军事发包制; 行政发包制; 根据地; 统一和分散; 局部执政;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20.05.001
中图分类号
E296.2 [军事制度];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1101 ;
摘要
在学界目前关于行政发包制及其历史根源的讨论中,尚未触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制度:军事发包制。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创建的根据地进行局部执政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组织形态,即一方面在中央层面建立起一元化的领导体制,另一方面又在各根据地军区和军分区两级分别建立起与上级的军事承包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军事决策的自由裁量权;财经的自给自足;在属地建立一元化领导,实行属地化管理、战果导向和人格化担责。军事发包制有效解决了动员和控制、集权和分权的张力问题,把分割状态下的局部执政当成铸造现代政党之军政能力的重要通道,为1949年后全面展开的国家政权建设做好了准备。军事发包制既是行政发包制的先驱,在某种意义上又可谓行政发包制的内核。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3
页数:33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1]   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1921—1945) [J].
应星 ;
荣思恒 .
中共党史研究, 2020, (03) :47-66
[2]   蒋介石“越级指挥”再诠释——兼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中的内在逻辑 [J].
陈默 .
史林, 2019, (04) :186-196+221
[3]   从“地方军事化”到“军事地方化”——以红四军“伴着发展”战略的渊源流变为中心 [J].
应星 .
开放时代, 2018, (05) :11-42+5
[4]   1930—1931年主力红军整编的源起、规划与实践 [J].
应星 .
近代史研究, 2018, (02) :4-25+160
[6]   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 [J].
黄晓春 ;
周黎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1) :118-138+206
[8]   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华北根据地干部的进退升降 [J].
赵诺 .
抗日战争研究, 2017, (02) :4-27+159
[9]   中共建立请示报告制度的曲折历程,1948~1949 [J].
杨龙 ;
李湘宁 ;
徐书鸣 .
文化纵横, 2016, (02) :104-111
[10]   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欧洲的军事承包人 [J].
许二斌 ;
林海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2) :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