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个案研究

被引:37
作者
朱海忠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结构性机会; 象征性机会; 环境抗争; 铅中毒事件;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3.01.001
中图分类号
X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关注那些没有多少政治权力的群体在缺乏传统的政治资源时为何能获得一定的博弈能力。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中,村民环境维权的政治机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结构性机会",包括选举与"乡政村治"、环境诉讼、寻求专家学者和民间环境组织帮助、信访等,这些结构空间发挥的作用不大。与此相比,相对开放的媒体对于事件的解决起了关键性作用,这种状况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二是"象征性机会",包括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环保问题的强调、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张力,以及农民维权被镇压的危险明显减少等。象征性机会通过影响农民的主观感知和心态而对他们的策略选择产生间接影响。在不同情境中,"政治机会格局"可能对媒体的实际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政治机会结构视野中的农民维权行为及其优化 [J].
祝天智 .
理论与改革, 2011, (06) :96-100
[2]   “癌症-污染”的认知与风险应对——基于若干“癌症村”的经验研究 [J].
陈阿江 ;
程鹏立 .
学海, 2011, (03) :30-41
[3]   认同建构与农民集体行动——以环境抗争事件为例 [J].
童志锋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01) :74-80
[4]   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 [J].
罗亚娟 .
学海, 2010, (02) :91-97
[5]   社会关系网络与集体维权行动——以Z省H镇的环境维权行动为例 [J].
高恩新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 30 (01) :93-99
[8]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   Conceptualiz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 [J].
Meyer, DS ;
Minkoff, DC .
SOCIAL FORCES, 2004, 82 (04) :1457-1492
[10]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J].Peter K. Eisinger.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