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1970—2015年上海环城游憩带时空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34
作者:
党宁
[1
]
吴必虎
[2
]
俞沁慧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来源: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空间结构;
时空演变;
上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9 [旅游事业史];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环城游憩带是我国城市居民城郊休闲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盘活城市郊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市民游憩空间、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对1970—2015年新增的401个环城游憩地进行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将上海环城游憩带的时间演化归纳为探索期、介入期、发展期和巩固期4个阶段,结果显示在空间演化过程中具有明显偏向西南方向的圈层结构与空间外推趋势,其空间分布具有从分散到集聚,集聚形态具有从散点到极核到轴线到团块的演化特征,各类型的游憩地也表现出结构演替与圈层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供需机制、游憩地空间集散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是综合影响其时空演变的动力机制,并给予相应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4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