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效率工资与企业的管理效率分析

被引:16
作者
范如国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效率工资; 博弈; 劳动力市场; 管理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分析了效率工资的Solow模型和Shapiro-stiglitz模型存在的局限性,认为由于工资合约具有非完备性特点,通过工资合约对员工进行完全激励是困难的;之后基于重复博弈理论构建了同时考虑内外部劳动力市场要求的效率工资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和员工在效率工资博弈过程中的行为和策略,揭示了该模型较之均衡效率工资模型具有的更为丰富的经济内涵,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效率工资对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价值,认为效率工资需要与其它激励机制相互补充,建立全面报酬体系才能实现其激励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效率工资、效率工资增长模型 [J].
肖永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5) :58-66
[3]   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 [J].
姚先国 ;
黎煦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84-89
[4]   西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 [J].
张凤林 ;
代英姿 .
经济学动态, 2003, (07) :69-73
[5]   关于现代西方效率工资理论的评述 [J].
张德远 .
财经研究, 2002, (05) :73-80
[6]   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张玉仁 .
管理世界, 1998, (01) :166-175
[7]   效率工资理论述评 [J].
袁志刚 ;
陆铭 .
经济科学, 1997, (06) :38-47
[8]   企业效率理论与中国企业的效率 [J].
林青松 ;
李实 .
经济研究, 1996, (07) :73-80
[9]  
博弈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范如国, 2006
[10]  
博弈论基础[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伯特·吉本斯(RobertGibbons)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