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的新课题

被引:136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盗窃罪; 行为对象; 行为类型; 特殊形态; 罪数认定; 处罚标准;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1.08.00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与扒窃的行为类型,使盗窃罪的对象既包括具有客观价值(经济价值)的财物,也包括具有主观价值(使用价值)的财物;对于入户盗窃与携带凶器盗窃的认定,不能简单地采用入户抢劫、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标准;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对盗窃罪的着手,应当根据具体行为类型分别判断;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仍以行为人取得了值得刑法保护的财物为既遂标准;特殊类型的盗窃,使得罪数的认定也产生了变化;此外,盗窃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是量刑规则,而不是加重的犯罪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同种数罪的并罚 [J].
张明楷 .
法学, 2011, (01) :127-137
[2]   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的区分 [J].
张明楷 .
清华法学, 2011, 5 (01) :7-15
[3]   盗窃与抢夺的界限 [J].
张明楷 .
法学家, 2006, (02) :119-131
[4]   对当前北京市公共电汽车上扒窃犯罪活动的分析及工作对策 [J].
蔡国柱 .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2, (03) :20-23
[5]  
刑法的基本立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2
[6]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