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种数罪的并罚

被引:58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同种数罪; 并罚; 原则; 例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一罪一刑"的罪刑关系、行为责任论、量刑情节的差异性等原理与事实,决定了对判决宣告以前的同种数罪,原则上应当实行并罚;但是,对于刑法分则将多次、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规定为法定刑升格条件的犯罪,不应当实行并罚;对于想象竞合犯、牵连犯与吸收犯的同种数罪,原则上并罚,例外不并罚;对于刑法分则将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规定为法定刑升格条件的犯罪,以及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与死刑的犯罪,原则上不并罚,例外并罚;在同时存在应当并罚与不必并罚的交叉情形时,需要按照刑罚的正当化根据(尤其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灵活处理。对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同种漏罪的,不能一概采取并罚原则;在以一罪论处才能实现罪刑相适应原则时,应通过审判监督程序重新量刑;已经执行的刑期,计算在重新决定的刑期之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同种数罪应否并罚新探 [J].
韩光军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62 (01) :41-45
[2]   我国同种数罪处罚方法通说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 [J].
胡同春 .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 6 (04) :47-51
[3]   试论单位责任人员犯与单位犯罪相同罪名的应数罪并罚 [J].
董超 ;
张磊 .
法律适用, 2008, (12) :68-70
[4]   同种数罪处罚原则新说 [J].
熊立荣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4) :96-98
[5]   新刑法与并合主义 [J].
张明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1) :103-113+206
[6]   论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完善 [J].
赵炳寿,田宏杰 .
现代法学, 1995, (06) :63-67
[7]  
法学导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德) 齐柏里乌斯, 2007
[8]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3
[9]  
刑法专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2002
[10]  
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铭暄,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