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浆内皮素-1、B型利钠肽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20
作者
李明
机构
[1]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内皮素-1; B型利钠肽; D-二聚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B型利钠肽(BNP)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ACI)的价值。方法选取36例ACI患者及30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HCY、ET-1、BNP及D-D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HCY、ET-1、BNP及D-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CY、ET-1、BNP及D-D单独检测脑梗死阳性率分别为47.2%、36.1%、33.3%及47.2%,明显低于4项联合检测的97.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及D-D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HCY、ET-1、BNP及D-D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 王大力,花楠,彭延波.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06)
[2]   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J].
万功山 ;
宋艳荣 .
疑难病杂志, 2014, (01) :28-29+33
[3]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栓前体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J].
蔡韵 ;
陈怀红 ;
段炜 ;
赵园园 ;
吴玉泉 .
重庆医学, 2013, 42 (36) :4377-4379
[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的影响 [J].
张新勇 ;
沈军 ;
周永 ;
陈强 ;
林森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12) :1328-1328
[5]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fibulin-5水平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J].
赵辉 ;
徐广会 ;
秦新月 .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39) :3920-3922
[6]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周芸华 ;
徐勤燕 ;
潘秋荣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21) :2846-2847+2849
[7]   急性脑梗死后血清TNF-α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 [J].
郭靖 ;
李晓宾 ;
李传玲 ;
鹿寒冰 ;
安晓雷 ;
崔晓 .
山东医药, 2013, 53 (41) :16-18
[8]   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J].
曲方 ;
刘保印 ;
何凡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 (08) :655-659
[9]   脑梗死院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J].
犹春跃 ;
张平 ;
赵洪新 ;
李刚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 (17) :1857+1861-1857
[10]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J].
陈芳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19)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