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西藏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被引:5
作者
覃发超
刘丽君
张斌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可利用土地资源; RS&GIS; 主体功能区; 西藏;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09.23.024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可利用土地是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空间尺度上可作为后备建设用地的土地。近几十年来,西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供求矛盾也渐趋激烈。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可利用土地资源,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资源配置迫在眉睫。文章利用RS&GIS技术,以乡域为评价单元,评价了西藏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数量特征、质量特征。结果表明:西藏的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约有510万公顷,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总体上较为丰富,但其分布不均匀,且质量较差,仍存在供需矛盾尖锐的问题。政府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7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于GIS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J].
陈燕飞 ;
杜鹏飞 ;
郑筱津 ;
林瑾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801-804
[2]   武汉汉阳湖区土地资源评价研究 [J].
吕晓剑 ;
冯长春 ;
郭怀成 .
地理科学, 2005, (06) :6742-6747
[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 [J].
黄辉玲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3) :214-217
[4]   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J].
刘耀林 ;
焦利民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04) :283-287
[5]   基于GIS的县级柑橘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研制 [J].
史舟 ;
管彦良 ;
王援高 ;
吴曙雯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05) :23-25
[6]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与评价 [J].
陈百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3) :204-215
[7]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初探 [J].
刘光成 ;
董捷 ;
田心尉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2, (02) :26-29
[8]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特征与评价 [J].
戴尔阜 ;
蔡运龙 ;
傅泽强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231-238
[9]   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以攀枝花为例 [J].
杜红悦 ;
李京 .
资源科学, 2001, (05) :41-45
[10]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J].
陈百明 ;
张凤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1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