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与维度

被引:14
作者
刘爱华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2] 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的城镇化; 民俗文化反哺; 效能; 维度;
D O I
10.13370/j.cnki.fs.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K892 [中国风俗习惯];
学科分类号
030405 ;
摘要
在城镇化急促推进的过程中,文化生态迅速变迁,民俗文化1不仅仅以消亡的形式呈现,它也不断糅合新的时代因素,发生进化、传播、发明及涵化,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民俗文化反哺机能始终在发生作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注人本身,在本质上与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发挥是对立统一的。因而,努力激活或发挥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有效利用文化生态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和谐机制、创意资源机制、身体技术机制和心理认同机制等反哺的潜在维度,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关注农民市民化,营造"记得住乡愁"的民俗文化生态,因势利导,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成效和目标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顺水推舟”: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忘却乡土本位[J]. 张士闪.民俗研究. 2014(01)
[2]   当代民俗文化的“新精神性”建设 [J].
董晓萍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7 (01) :123-130
[3]   关于我国城镇化与文化发展的思考 [J].
范周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08) :55-58
[4]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 [J].
刘铁梁 .
文化遗产, 2013, (04) :99-107+158
[5]   新型城镇化的文化路径 [J].
卜希霆 ;
齐骥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07) :119-123
[7]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 [J].
李克强 .
行政管理改革, 2012, (11) :4-10
[8]   城市语境与民俗文化保护 [J].
蔡丰明 .
山东社会科学, 2011, (05) :38-41+47
[9]   城市化进程与民俗文化 [J].
赵颖 .
兰州学刊 , 2011, (03) :218-221
[10]   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J].
张鸿雁 .
城市问题, 2010, (12)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