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

被引:6
作者
刘铁梁 [1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民俗学; 村庄记忆; 城市记忆; 身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92 [中国风俗习惯];
学科分类号
030405 ;
摘要
城市化过程要求民俗学改变以往一味寻找和保护传统民俗的习惯,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城市化的结果并不只是城市的扩张和村庄的减少,而是城乡关系的重新建构,这使得城市和乡村中人们的日常劳作模式、休闲模式、交往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生的社会群体和边缘生活文化现象;同时也促成了可以称作"村庄记忆"和"城市记忆"的全民性文化实践。所有这些情况都意味着民俗学研究将大有可为,而且可以在参与文化发展实践中发挥特殊作用。在有关这些文化变化的调查、研究和参与过程中,民俗学正在反思和重树自身的学术理念、问题与方法。民俗学将进一步把田野作业作为文化对话的过程,把民俗志作为交流生活感受的文化媒介;还将强化身体文化的视角,以应对高科技发展对于人的行为模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7+158 +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都市民俗学”抑或“现代民俗学”?——以日本民俗学的都市研究为例 [J].
岩本通弥 ;
西村真志叶 .
文化遗产, 2012, (02) :111-121+158
[2]   感受生活的民俗学 [J].
刘铁梁 .
民俗研究, 2011, (02) :21-27
[3]   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 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 [J].
刘亚秋 .
社会, 2010, 30 (05) :217-242
[4]   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分类 [J].
乌日古木勒 .
民俗研究, 2010, (03) :33-49
[5]   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 [J].
彭牧 .
民俗研究, 2010, (03) :16-32
[6]  
日本民俗学方法序说.[M].(日) 福田亚细男; 著.学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