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与“维稳”的高成本困局——对中国维稳现状的审视与建议

被引:38
作者
张荆红
机构
[1] 北京大学
关键词
维权; 维稳; 群体性事件; 社会稳定;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1.03.033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但引发大规模政治动荡的可能性较小。社会稳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体制内"维权"与政府"维稳"皆陷于高成本的困局。这一困局的根源在于政府现有民权观与稳定观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即政府对民众个体权益的忽略与对社会稳定问题的过敏之间的矛盾。权利观、稳定观和高成本的体制内维权是导致高成本维稳的重要原因。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宏观长远规划,确立正确的稳定观与权利观;第二,重建社会公正,降低民众体制内维权成本;第三,客观评估社会稳定形势,逐步降低维稳成本;第四,理顺维权维稳关系,走出高成本维权维稳困局。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认识中国的不平等 [J].
谢宇 .
社会, 2010, 30 (03) :1-20
[2]   义乌外来工为什么愿意使用法律 [J].
张静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3) :74-79
[3]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J].
于建嵘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 (06) :114-120+160
[4]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资本建设 [J].
施雪华 ;
杨丹华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5) :20-23
[5]   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 [J].
于建嵘 .
学习与探索, 2009, (05) :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