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智能终端网络安全的刑法应对——从个案样本切入

被引:12
作者
孙道萃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移动智能终端; 移动互联网安全;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网络安全法; 独立法益空间;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11.009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移动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同时,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新型疑难个案频发,对这些典型样本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相关法律的完善方向。从行为对象的保护范围看,应将移动智能终端纳入立法序列,扩容网络安全保护界限以换代升级。目前立法确立的危害行为类型具有不完整性和散乱性,应当借鉴域外立法和国际经验,丰富和拓展网络危害行为的类型,促进罪名体系的再整合。随着互联网空间日益独立化,移动智能终端同时成为犯罪手段、犯罪对象和独立法益空间,独立法益空间值得立法单独予以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若干争议问题 [J].
周光权 .
法学杂志, 2015, 36 (05) :77-84
[2]   试论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 [J].
张智辉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3 (02) :91-98
[3]   网络“空间化”的时代演变与刑法对策 [J].
于志刚 .
法学评论, 2015, 33 (02) :113-121
[4]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探析——《网络犯罪公约》与我国立法之比较 [J].
解甦甦 ;
王孔祥 .
人民司法, 2014, (01) :80-82
[5]   共犯行为正犯化及其反思 [J].
阎二鹏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3, 21 (03) :103-110
[6]   我国新网络犯罪立法若干问题 [J].
皮勇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 (12) :44-49
[7]   论欧洲刑事法一体化背景下的德国网络犯罪立法 [J].
皮勇 .
中外法学, 2011, 23 (05) :1038-1060
[8]   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 [J].
于志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3) :109-126+222
[9]   关于滥用软件技术保护措施行为的刑法思考 [J].
于志刚 .
政法论丛, 2010, (02) :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