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比较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6
作者
范金 [1 ]
严斌剑 [1 ]
梁洁 [2 ]
机构
[1]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 南京市统计局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南京; 不同注册类型工业企业;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8.01.018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2 ;
摘要
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guist指数法,以南京为例,研究了不同注册类型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在1993-2005年期间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第一,1993年至2005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前一阶段主要靠技术进步推动,后一阶段靠技术效率的改善拉动;第二,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很快,这包括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共同作用;第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全靠技术进步的推动,而技术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第四,私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趋于下降,尽管技术效率有所提高,但是技术水平的下降更加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经济效率与地区平等: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与差距的实证分析(1978-2003) [J].
郝睿 .
世界经济文汇, 2006, (02) :11-29
[3]   两种技术引进方式的直接效应研究——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微观实证 [J].
朱平芳 ;
李磊 .
经济研究, 2006, (03) :90-102
[4]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
[5]   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比较实证分析及其对策建议——以高压开关行业为例 [J].
蒋永康 ;
李光久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6, (01) :61-67
[6]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7]   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所有制问题最新研究综述 [J].
李萍 ;
刘金石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78-82
[8]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9]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郭庆旺 ;
赵志耘 ;
贾俊雪 .
世界经济, 2005, (05) :46-53+80
[10]   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管理世界, 2004, (07)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