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沿海地区耕地系统能值分析及高效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30
作者
徐慧 [1 ,2 ]
黄贤金 [1 ]
赵荣钦 [1 ]
高珊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2]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高效持续利用评价; 能值分析; 耕地生态经济系统; 江苏沿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采用能值分析法,在对耕地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内涵及评价指标界定的基础上,对江苏省沿海区域2000—2008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高效持续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江苏沿海地区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资源环境负载指数(A1)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9上升至2008年的1.573。在时间序列上,系统生产要素投入能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初级生产力稳定性较弱。②研究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经济效益,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存在集约不经济现象,且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差异性呈上升趋势。2008年土地集约度(B1)为1.85×1016sej/hm2,不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比例达61.13%,比2000年均有明显增长。而产出投入能效指数(B2)则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为1.036 4,比2000年降低了15.90%。③2000—2008年农民人均能值占有量保持逐年增长,2008年已达1.08×1016sej/人,比2000年增长了92.81%,这说明农民生活水平(C1)越来越高。但从历年环比增长率分析,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2000—2008年间,研究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密度较不稳定,总体呈现倒V字型,2005年以来研究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密度呈缓慢下降趋势并趋稳发展,粮食安全压力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土地利用强度 [J].
张微微 ;
李红 ;
霍霄妮 ;
孙丹峰 ;
周连第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7) :204-210
[2]   基于能值的青藏高原边缘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 [J].
魏奋子 ;
岳敏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3) :580-587
[3]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动态分析及预测 [J].
刘钦普 ;
林振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4) :594-601
[4]   能值分析理论在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舒帮荣 ;
刘友兆 ;
陆效平 ;
沈春竹 ;
何守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876-885
[5]   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J].
赵其国 ;
周生路 ;
吴绍华 ;
任奎 .
土壤学报, 2006, (04) :662-672
[6]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J].
张芳怡 ;
濮励杰 ;
张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653-660
[7]   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整合评价方法: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 [J].
陆宏芳 ;
沈善瑞 ;
陈洁 ;
蓝盛芳 .
生态环境, 2005, (01) :121-126
[8]   江苏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J].
刘继展 ;
李萍萍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1) :29-32+36
[9]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能值分析——以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 [J].
董孝斌 ;
高旺盛 ;
严茂超 .
地理学报, 2004, (02) :223-229
[10]   基于能值分析的江苏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持续发展对策 [J].
李加林 ;
许继琴 ;
张正龙 .
经济地理, 2003, (05) :61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