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3
作者
肖周燕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环境; 通径分析;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3.04.022
中图分类号
C92-05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人口、经济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与人口和发展密不可分。本文在了解人口和经济发展以及环境变化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通径分析技术,对比分析了2000年和2008年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最大,其中,经济规模的环境总效应在增强,且明显大于经济结构的总效应,而结构总效应有所减弱。生产技术的环境总效应近十年来有所减弱,但环保技术对环境的总效应却在不断增大。人口发展虽然对环境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发展的总效应有所减弱,家庭规模变动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对环境的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仍须重视。基于此,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环保技术发展才是真正减少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此外,通过加快城市化促进我国城乡人口结构转变,积极发挥城市化对减少环境污染的正面积极效应,从家庭入手,改变家庭消费习惯将都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非线性假设的人口和碳排放关系研究 [J].
王钦池 .
人口研究, 2011, 35 (01) :3-13
[2]   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 [J].
李国志 ;
李宗植 .
人口研究, 2010, 34 (03) :32-39
[3]   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J].
王锋 ;
吴丽华 ;
杨超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23-136
[4]   我国人口态势与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J].
彭希哲 ;
朱勤 .
人口研究, 2010, 34 (01) :48-58
[5]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6]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factors on air pollution [J].
Cole, MA ;
Neumayer, E .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004, 26 (01) :5-21
[7]  
Technical progress, structural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 . Markus Pasche.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2 (3)
[8]   An alternative analysis of apparent EKC-type transitions [J].
Unruh, GC ;
Moomaw, WR .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8, 25 (02) :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