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叙事特征、社会功能及公共价值

被引:31
作者
张志安 [1 ,2 ]
陈子亮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2] 中山大学广州大数据与公共传播重点研究基地
关键词
自媒体; 叙事特征; 社会功能; 专业想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伴随社会化传播的兴起,具有草根发声与技术赋权特点的自媒体成为新新闻生态的重要行动者。本文从公共传播视角出发,结合相关案例,把自媒体在叙事方式上的特点概括为个体层面的微叙事、迎合受众的消费主义叙事以及动员公众的情感叙事等。在社会功能方面,自媒体可通过议程设置、形成公共议题,通过舆论动员、促进公共对话,通过传播知识以平民化的风格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但同时,自媒体也存在片面激发社会情绪、专业伦理缺乏、利益边界模糊、透支社会信任成本等负面作用。总之,自媒体要增强其公共价值,需要发挥内容生产的法治边界、垂直领域的行业联盟、平台和公众的双重监督等三种外部制约力量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表演与尖叫:情感类自媒体的话语体系——以微信公众号“咪蒙”为例 [J].
王晓红 .
青年记者, 2018, (15) :78-80
[2]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议程设置的视角 [J].
张东 ;
刘建辉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0 (02) :80-86
[3]   新新闻生态系统:中国新闻业的新行动者与结构重塑 [J].
张志安 ;
汤敏 .
新闻与写作 , 2018, (03) :56-65
[4]   从“We Media”到“自媒体”——对一个概念的知识考古 [J].
於红梅 .
新闻记者, 2017, (12) :49-62
[5]   知识类自媒体传播模式独特性探析 [J].
王传领 .
青年记者, 2017, (32) :101-102
[6]   自媒体环境下媒体话语形态的转变 [J].
李东 .
编辑之友, 2016, (10) :63-65+70
[7]   “商业主义”统合与“专业主义”离场: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新闻业转型的话语形构及其构成作用 [J].
李艳红 ;
陈鹏 .
国际新闻界, 2016, 38 (09) :135-153
[8]   自媒体:对媒介生态的冲击 [J].
魏武挥 .
新闻记者, 2013, (08) :17-21
[9]   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 [J].
胡翼青 .
新闻记者, 2013, (03) :6-11
[10]   论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及其道德底线 [J].
陈进华 ;
张寿强 .
江海学刊, 2012, (06) :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