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耦合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62
作者
彭邦文 [1 ]
武友德 [2 ]
曹洪华 [3 ]
李松志 [4 ]
王辉 [1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
[3]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4] 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
旅游业; 新型城镇化; 耦合度; 协调发展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 ;
摘要
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系统与旅游业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采用熵值赋权法测度了其旅游业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继而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耦合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度量了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明显地出现了以昆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3级空间等级扩散,第2圈层呈现"V"字形空间分布;2滇西北、滇中、滇南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地区;3从各市(州)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来看,昆明为优质协调,丽江为中级协调,迪庆、西双版纳为初级协调,昭通为轻度失调,其他市(州)为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度评价——以中国25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 [J].
王璐璐 ;
虞虎 ;
周彬 .
经济地理, 2015, (02) :195-201
[2]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指标和政策框架 [J].
张许颖 ;
黄匡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3) (S3) :280-283
[3]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 [J].
王新越 ;
宋飏 ;
宋斐红 ;
于世远 .
地理科学, 2014, 34 (09) :1069-1076
[4]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J].
关中美 ;
何艳冰 ;
马守臣 ;
樊良新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 (09) :1037-1040
[5]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 [J].
吕丹 ;
叶萌 ;
杨琼 .
财经问题研究, 2014, (09) :72-78
[6]   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耦合研究——以吉林省抚松县为例 [J].
庞笑笑 ;
王荣成 ;
王文刚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3) :130-134
[7]   山东半岛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J].
郭施宏 ;
王富喜 ;
高明 .
经济地理, 2014, 34 (03) :72-78
[8]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J].
姚士谋 ;
张平宇 ;
余成 ;
李广宇 ;
王成新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41-647
[9]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戚晓旭 ;
杨雅维 ;
杨智尤 .
宏观经济管理, 2014, (02) :51-54
[10]   城市化对旅游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研究进展 [J].
陈艳 ;
谭建光 ;
鲍宇阳 ;
孙成竹 ;
范瑛 ;
田育红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6) :6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