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构成及区域趋同性分析——基于1996-2010年Malmquist指数法

被引:31
作者
白林 [1 ,2 ,3 ]
万忠 [3 ]
罗其友 [4 ]
林伟君 [3 ]
方伟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率; 解释度; 趋同性; Malmquist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利用199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构成即农业技术效率提高(Ech)和农业技术进步(Tch),并解释了不同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值的趋同性。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率为4.1%,其中农业技术进步(Tch)年均增长率为4.8%,农业技术效率(Ech)年均增长率为-0.7%;(2)农业技术效率对全国农业全要素增长率区域差异的解释度分别为58%,剩下的42%则由农业技术进步解释;(3)"九.五"到"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区域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的交替增长,使得东中西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长期的趋同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52 / 5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D].邓宗兵.西南大学.2010, 06
[2]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地区差距及收敛性 [J].
曾国平 ;
黄利 ;
曹跃群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1, 27 (05) :31-38
[3]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J].
张静 ;
张宝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7) :84-88
[4]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解构及区域收敛性分析 [J].
武群丽 .
经济经纬, 2010, (01) :12-16
[5]   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收敛分析 [J].
郭军华 ;
李帮义 .
系统工程 , 2009, (12) :31-37
[6]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 [J].
全炯振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9) :36-47
[7]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 [J].
章祥荪 ;
贵斌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6) :111-122
[8]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1990~2003年 [J].
陈卫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1) :18-23+3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