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化石燃料和工业过程碳排放的估算

被引:38
作者
何介南
康文星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碳排放量; 化石燃料; 工业生产过程; 湖南省;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8.05.002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与《湖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资料,利用ORNL提出的CO2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对湖南省2000~2005年期间化石燃料消耗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0~2005年湖南省碳排放量为23351.97×104t,折合CO2量为85623.97×104t,其中化石燃料是最大的排放源,占89.74%,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占10.26%;在各类碳排放源中,煤炭的碳排放量最高,占碳排放总量的68.10%,占化石燃料碳排放总量的75.89%;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并且增长率高于同期GDP增长率;人均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万元GDP碳排放量在2002~2004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又急剧上升.分析了湖南省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原因,并提出了碳减排的措施建议,为湖南省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水泥生产排放二氧化碳的人口经济压力分析 [J].
刘宇 ;
匡耀求 ;
黄宁生 ;
吴志峰 ;
王翠萍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1) :118-122
[2]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3]   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 [J].
齐玉春 ;
董云社 .
地理科学, 2004, (05) :528-534
[4]   树立科学发展观 调整广东能源结构的思路 [J].
李灼贤 .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4, (04) :65-69
[5]   煤炭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J].
胡予红 ;
孙欣 ;
张文波 ;
张斌川 ;
孙庆刚 .
中国能源, 2004, (01) :33-36
[6]   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和中国应对策略 [J].
高广生 .
中国能源, 2002, (07) :5-9+13
[7]   我国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出 [J].
张宏武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64-69
[8]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源现状分析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郑循华 ;
李晶 ;
王跃思 ;
刘学义 ;
黎云 ;
王邦中 ;
陈振林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3) :321-327
[9]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认识——IPCC第三次气候评价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概要 [J].
高峰 ;
孙成权 ;
曲建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3) :442-445
[1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杭州气温的影响 [J].
周蕾芝 ;
张爱光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 (03)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