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激励与土地财政、保障性住房的内在逻辑及其调整

被引:30
作者
王根贤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土地财政; 保障房; 地方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F293.3 [房地产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1 ; 0202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现有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下,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存在推高土地出让收入和房价的经济激励。本文分析得出:在现行的财政分权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房建设将产生抵触博弈,奥茨"财政分权定理"运用到我国地方政府提供保障房中会产生较大程度失效。为此,本文构建了土地出让收入、保障房与财政分权安排的经济激励模型。根据x=[p(m+q)t/A]1/(1-t),需要对现行分税制进行调整,把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设立中央财政土地出让收入统一账户,中央财政应分享较大比例(p)的土地出让收入,根据各地提供的保障房数量(m)和质量(q)等因素确定保障房的土地出让收入转移支付额。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和财政影响 [J].
吕冰洋 .
经济研究, 2009, 44 (06) :16-27
[2]   Creating countervailing incentives through the choice of instruments [J].
Bontems, P ;
Bourgeon, JM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0, 76 (02) :181-202
[3]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
TIEBOUT, CM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 64 (05) :41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