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195
作者
耿松涛 [1 ,2 ]
张伸阳 [1 ]
机构
[1]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2]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旅游扶贫; 文化产业;
D O I
10.19714/j.cnki.1671-7465.2021.0020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G249.27-F [];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05 ; 0503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脱贫攻坚任务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至关重要。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审视文化要素,把主题形象、产业发展与产品供给有机统一起来,以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为目标。文章以海南为案例,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时将文化资源符号化与舞台化的主题形象塑造过程;通过对政府主导下的多主体合作模式的分析,指出文化产业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讨论面向旅游需求转换背景下,如何使乡村旅游产品摆脱单一的农业景观凝视而走向复合的文化休闲度假产品供给。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要注重文化的符号化与舞台化、乡村的品牌化与形象化、产品业态的多样化与精致化等,同时要实现村民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 [J].
傅才武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73 (02) :89-100
[2]   基于乡村多功能理论的贫困村域演变特征与振兴路径探讨——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 [J].
马历 ;
龙花楼 ;
屠爽爽 ;
张英男 .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9) :1435-1446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景观研究范式更新 [J].
孙彦斐 ;
唐晓岚 ;
刘思源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3) :99-104+108
[4]   文化与旅游何以融合: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 [J].
张朝枝 .
南京社会科学, 2018, (12) :162-166
[5]   社交媒体时代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构建研究 [J].
邢佳 .
农业经济, 2018, (04) :140-142
[6]   产业链延伸视阈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建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J].
李震清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 (07) :213-220+225
[7]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J].
房艳刚 ;
刘继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57-270
[8]   近十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J].
范能船 ;
朱晓松 .
旅游学刊, 1992, (01) :49-51+10
[9]   旅游与文化 [J].
于光远 .
瞭望周刊, 1986, (14) :35-36
[10]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20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