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

被引:378
作者
傅才武
机构
[1]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 文化认同; 文化消费;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20.02.009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G114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5 ; 0503 ;
摘要
从形式上看,文旅融合体现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体""用"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关系,文化为旅游提供内容,旅游为文化提供渠道,"体"与"用"协调统一;但从本质上看,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是旅游者个体参与创造文化旅游体裁的过程,是文化旅游主体与作为象征意义(符号)系统的文化旅游装置(客体)通过个体文旅消费行为进行创造、转换和连接的过程,是客体与主体之间"唤醒"与"沉浸"的统一、"索引"与"凝视"的统一,体现为"吸收符号及被符号吸收"的互动过程。基于文旅消费行为,个体确证和重构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原本两种不同的人类生活方式——文化和旅游在文化认同的山顶上实现了有机连接。这一逻辑超越了传统的静态文化和旅游观,体现了旅游行为引发文化体验、主体参与旅游体裁创造过程的互动性和互渗性特征。个体的文旅消费行为具有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成为连接文化行业与旅游业、个体文化需求与族群文化共同体建构需求的有效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Touring Churchill’s England.[J].Catherine Palmer.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 2
[2]  
艺术与文化经济学手册.[M].戴维·思罗斯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
[3]  
文化记忆.[M].阿斯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  
历史与记忆.[M].(法) 勒高夫;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旅游者.[M].(美) 麦坎内尔 (MacCannell;D.) ;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游客凝视.[M].(英) 厄里 (Urry;J.) ;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M].(加)鲍勃·麦克切尔(BobMcKercher);(澳)希拉里·迪克罗斯(HilaryduCros)著;朱路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8]  
艺术即经验.[M].(美)杜威(JohnDewey)著;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
[9]  
景观社会.[M].(法) 德波;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  
消费社会.[M].(法)让·波德里亚原著;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