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体育组织研究述评

被引:17
作者
黄旭 [1 ]
程林林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成都体育学院
关键词
第三部门;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体育组织; 社会管理; 展望;
D O I
10.13598/j.issn1004-4590.2011.05.005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非营利体育组织作为社会系统中与政府、企业平行的"第三部门",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旨在梳理非营利体育组织与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志愿者组织、体育事业单位、体育慈善基金会等在认识、概念、理论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4个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要探讨的8个重要选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合作主义”公共体育服务模式探析——基于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发展视角 [J].
张义峰 ;
李文辉 .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7 (01) :25-26
[2]   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生存境遇及未来发展 [J].
汪流 ;
李捷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5 (02) :17-21
[3]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体育非营利组织参与困境与对策研究 [J].
刘玉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09) :16-22
[4]   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看公共服务型体育事业单位的改革 [J].
杜志娟 ;
康丰岭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18 (09) :105-106+112
[5]   体育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多维理论视角析评 [J].
陶运三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02) :178-182
[6]   我国体育总会组织体系关系变迁及其改革构想 [J].
汪流 ;
王凯珍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12) :9-12
[7]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体育志愿者组织绩效的评价 [J].
陈文胜 ;
熊茂湘 ;
谭晔茗 .
统计与决策, 2009, (22) :73-75
[8]   中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辨析 [J].
王家君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5) :11-15
[9]   现代社会中的体育非营利组织及其作用 [J].
刘欣然 ;
汪选合 ;
刘汉阳 .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1) :18-19
[10]   我国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发展路径之研究 [J].
孙国友 ;
李江 ;
张玉秀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