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非营利组织辨析

被引:16
作者
王家君
机构
[1] 汕头大学体育部
关键词
体育非营利组织; 民间体育组织; 公共事业;
D O I
10.13830/j.cnki.cn44-1129/g8.2008.05.006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国内理论界在运用体育非营利组织概念时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虽然民间体育组织表达了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和志愿性,但与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非营利组织有一定的差距。应促进部分民间体育组织向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非营利组织转化,因为体育事业的公共性要求民间体育组织在辅助政府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还应监督政府在体育事业中的财政支出和使用情况,监督政府的体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何增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3]   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路 [J].
汪流 ;
王凯珍 ;
李勇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1) :22-26
[4]   浅析体育非营利组织 [J].
刘欣然 ;
杨子浩 .
四川体育科学, 2007, (03) :4-7
[6]   体育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J].
魏来 ;
石春健 .
体育学刊, 2005, (03) :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