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法不同应用时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文奎 [1 ]
朱和材 [1 ]
袁浩 [1 ]
闫洁 [2 ]
机构
[1]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
[2] 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醒脑开窍针法; 介入时机; 炎症反应; 认知功能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不同应用时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A组、B组、C组。3组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A组在发病24 h内给予醒脑开窍针法,B组在发病7 d时开始醒脑开窍针刺治疗,C组在发病14 d时开始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经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3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残障程度改善情况,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均<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OH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MMSE评分、BI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A组NIHSS评分、OHS评分均显著低于B、C组(P均<0.05),而MMSE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P均<0.05),B组和C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C组(P均<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最佳介入时机为急性脑梗死病发7 d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和病灶炎性病理生理状况,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2875 / 28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Gene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complement components i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J].
Yasojima, K ;
Schwab, C ;
McGeer, EG ;
McGeer, PL .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01, 158 (03) :1039-1051
[2]   透穴针刺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 [J].
雷华斌 ;
张恒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 (08) :822-824+839
[3]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肌氨肽苷与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J].
侯永宾 ;
贾秀贤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33) :3726-3728
[4]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J].
上官守琴 ;
杨志宏 ;
陈光辉 ;
徐鹏 ;
柯尊宇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 20 (05) :285-287
[5]  
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对脑梗死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J].周元成;吴新贵;肖贻财;.中国针灸.2011, 01
[6]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的动态研究 [J].
陈芳梅 ;
尹琦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 (10) :689-691+693
[7]   局灶性脑缺血早期过程中的炎症及其损伤作用 [J].
刘立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 (01) :3-5
[8]   脑卒中病因流行病学的家系研究 [J].
王雪茵 ;
胡永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3, (06) :647-649
[9]  
针刺干预脑梗塞肽能神经机制研究.[D].王萍.天津中医学院.2005, 07
[10]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饶明俐;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