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的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研究

被引:15
作者
黄承伟 [1 ,2 ]
周晶 [2 ]
机构
[1]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贫困治理; 参与机理; 路径选择;
D O I
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5.02.027
中图分类号
F276.5 [私营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民营企业是重要经济主体之一,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客观要求。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既实现了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结合当前社会扶贫的实际来看,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应落实到从内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来实现贫困治理中政府—企业—贫困人口的共赢。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互惠利他博弈的人学价值 [J].
郭菁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11) :5-8
[2]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Faccio,M.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2007
[3]  
Politicians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Do Connections Affect the Bottom Line?. Amy J. Hillm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 2005
[5]  
企业与社会[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詹姆斯·E·波斯特(JamesE.Post),(美)安妮·T·劳伦斯(AnneT.Lawrence),(美)詹姆斯·韦伯(JamesWeber)著, 2005
[6]  
企业与社会[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詹姆斯·E·波斯特(JamesE.Post),(美)安妮·T·劳伦斯(AnneT.Lawrence),(美)詹姆斯·韦伯(JamesWeber)著, 2005
[7]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与评价 [J].
陈旭东 ;
余逊达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69-78
[8]   政府与企业协同扶贫机制研究 [J].
刘娜 ;
骆欣庆 .
经济纵横, 2007, (17) :24-25
[9]   转变社会治理方式与扩大公共参与——以上海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为例 [J].
周耀虹 .
天府新论, 2007, (06) :83-88
[10]   用“合作的治理”取代“民主的治理”——评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的合作治理构想 [J].
周义程 ;
黄菡 .
理论探讨, 2010, (04) :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