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作的治理”取代“民主的治理”——评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的合作治理构想

被引:5
作者
周义程 [1 ,2 ]
黄菡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江苏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
民主; 参与治理; 合作治理; 整体性治理;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10.04.025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近代以来,民主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普世价值。张康之教授却认为其存在霸权主义倾向,无法真正得到实现。参与治理虽在理论上推进了民主理想,但在社会治理实践中依然是一个空想性方案。因而,张康之教授在思考社会治理体系变革问题时,提出了合作治理理论构想,试图用"合作的治理"取代"民主的治理"。当然,张康之教授也指出,合作治理才是真正实质民主的治理,是对近代以来形式民主的扬弃。20世纪后期以来,社会治理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似乎能够验证张康之教授的合作治理理论构想。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任务型组织的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型治理 [J].
曾令发 .
学海, 2007, (04) :129-134
[2]   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 [J].
Tom Christensen ;
Per Lgreid ;
张丽娜 ;
袁何俊 .
中国行政管理, 2006, (09) :83-90
[3]   论民主困境中的治理变革——读卡蓝默《破碎的民主》 [J].
张康之 .
学海, 2006, (04) :69-75
[4]   “合作政府”:英国行政改革的新走向 [J].
陈琤 .
东南学术, 2002, (05) :30-35
[5]  
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康之, 2008
[6]  
Joined‐up Government: a Survey[J] . ChristopherPollitt.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