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地生态分界线的论证

被引:78
作者
康慕谊
朱源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秦岭山地; 生态分界线; 气候-植被参数; 植物区系; 植被垂直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山地自然生态分界线,实际为一条生态过渡带。分界线位置的准确划分,有助于把握现代气候-植被-土壤的敏感变化特征,也是指导当地大农业生产的基础依据。秦岭山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南北生态分界线,即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但对该界线的具体位置,历来存在着北坡、分水岭和南坡3种争议。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积累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文献评析为基础,以气候-植被参数计算结果为依据,并通过对秦岭山地不同区域植物区系和植被垂直带谱已有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从中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根据秦岭地区气候-植被参数等值线的分布,整个秦岭山地都应属于暖温带,这一结论可与国际有关研究相互接轨。(2)根据对秦岭不同区域植物区系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秦岭南坡大部分区域都应属于暖温带,而南麓海拔1000m等高线附近很可能是暖温带的南缘。(3)根据对秦岭南北坡植被垂直带谱的比较分析,南麓海拔1000m等高线应该是一条重要的生态分界线。综合来看,将秦岭山地的南北分界线放在南坡海拔1000m附近比较适宜。上述归纳研究所获结论,将通过在秦岭山地深入开展现代"3S"技术支撑下的植被、土壤、气候等生态与地理方面的综合研究,最终得到完全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774 / 278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试论伏牛山南坡土壤垂直分异规律——兼论亚热带北界的划分 [J].
马建华 .
地理学报, 2004, (06) :998-1011
[2]   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Ⅱ) 植物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J].
王理顺 .
山西林业科技, 2004, (03) :10-13
[3]   河南省植物区系地域分异研究 [J].
张桂宾 .
地理科学, 2003, (06) :734-739
[4]   秦岭牛背梁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J].
唐志尧 ;
柯金虎 .
生物多样性, 2004, (01) :108-114
[5]   小陇山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的研究 [J].
毛学文 ;
张海林 ;
孔红 .
植物研究, 2003, (04) :485-491
[6]   秦岭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热带地理成分研究 [J].
张秦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4) :200-212
[7]   试从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性质论伏牛山南侧亚热带北界的划分 [J].
马建华 ;
韩晋仙 ;
赵庆良 .
山地学报, 2002, (03) :272-276
[8]   秦岭田峪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J].
沈茂才 ;
张志英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5) :973-989
[9]   秦岭田峪河流域植被研究 [J].
沈茂才 ;
张跃进 ;
陈彦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3) :532-537
[10]   也论我国东部植被带的划分 [J].
方精云 .
植物学报, 2001, (05) :52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