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游客对中国的地理想象构建与旅游动机

被引:13
作者
朴志娜 [1 ]
江扬 [2 ]
吴必虎 [3 ]
Alastair MMORRISON [4 ]
机构
[1]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
[2]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4] 美国普渡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理想象; 旅游动机; 国际游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文章提出的地理想象-旅游动机(G-M)模型,应用地理想象概念探究国际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动机意向,从地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来华国际游客的动机研究领域的新视角。研究选择了中国最主要的客源市场韩国游客为实证案例,在跨学科的文献综述与焦点小组讨论法的预调研基础上,探析了韩国游客对中国的地理想象构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还假设并验证了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两国关系、形象与认知以及多种营销渠道对地理想象构建具有正面影响,而游客对目的地的地理想象会影响到他们的出游动机。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的地理想象并不是他们旅行到特定目的地之前产生的虚构或一次性的现象,而是会不断地更新及变化的真实概念。地理想象会不断地影响游客的重游行为,多次旅游经验还会持续地丰富他们对目的地的地理想象。作为一种社会结构与物理、心理设置相互作用的抽象意念,地理想象对中韩两国旅游交流与游客流动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诗词视角的地理认知特征及机制研究——以庐山为例 [J].
许源 ;
侯国林 ;
周年兴 ;
王芳 ;
关健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5, (05) :111-115
[2]   地理想象:主客之镜像与建构 [J].
林耿 ;
潘恺峰 .
地理科学, 2015, 35 (02) :137-143
[3]   入境旅游与对外贸易动态关系研究 [J].
林龙飞 ;
易可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 36 (03) :25-31
[4]   美国《时代》杂志对中国的地理想象——基于东方主义视角的研究 [J].
安宁 ;
朱竑 .
地理学报, 2013, 68 (12) :1702-1713
[5]   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 [J].
王纯阳 ;
屈海林 .
旅游学刊, 2013, 28 (06) :26-37
[6]  
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2009
[7]  
Sense of Place: The Importance for Destination Branding[J] . Adriana Campelo,Robert Aitken,Maree Thyne,Juergen Gnoth.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ravel Research and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 2014 (2)
[8]  
EXPERIENCING FILM TOURISM[J] . Anne Buchman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2009 (1)
[9]  
Mediating Tourist Experiences[J] . Iis P. Tussyadiah,Daniel R. Fesenmaier.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2008 (1)
[10]  
Border Tourism in Israel: Conflict, Peace, Fear and Hope[J] . Alon Gelbman.Tourism Geographies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