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词视角的地理认知特征及机制研究——以庐山为例

被引:12
作者
许源 [1 ,2 ]
侯国林 [1 ]
周年兴 [1 ]
王芳 [1 ]
关健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会计系
关键词
地理认知; 诗词; 庐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7.2 [诗歌、韵文];
学科分类号
0501 ;
摘要
选取庐山历代诗词为研究素材,借鉴行为地理学的方法研究诗词中的地理认知特征与机制。诗词中的地理认知客体主要包括山岳、水文、气象、生物、建筑5种类型,其中自然景观权重较高,以建筑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的典型性较强;庐山诗词中的地理认知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特点,其风格和内容经历了"积淀隐逸、山水自然""初展人文、虚实相承""佛道同盛、初承理蕴""古蕴怡然、意象避政"和"文风多彩、轻形重意"等阶段的演变;庐山诗词中的机理可概括为"观景得形""赏景怡情"和"悟景至境"3个递进的层次。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文艺作品隐性构建地方旅游形象的机理分析 [J].
刘宏芳 ;
明庆忠 ;
王丹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5, (02) :120-124
[2]   西安市文化艺术产业时空格局与布局模式演化分析 [J].
薛东前 ;
郭瑞斌 ;
才超 ;
马蓓蓓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2) :77-82
[3]   旅游动机与目的地偏好——以广东外来旅游者为例 [J].
梁江川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5) :151-156
[4]   中国城镇书法景观空间分异及其地方意义——以城镇商业街区为例 [J].
张捷 ;
张宏磊 ;
唐文跃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675-1685
[5]   旅华美国游客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研究 [J].
白凯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557-573
[6]   论古典诗歌对中国式景观营造的影响 [J].
陈锋仪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9) :11622-11623+11626
[7]   唐宋诗歌中的“巴蜀”及文化地理内涵 [J].
马强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 :72-74+71
[8]   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 [J].
贾文毓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745-752
[9]   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模式研究 [J].
马耀峰 ;
李君轶 .
遥感学报, 2008, (02) :378-384
[10]   基于地理认知的G IS数据元模型研究 [J].
邬伦 ;
王晓明 ;
高勇 ;
刘瑜 ;
史文中 .
遥感学报, 2005, (05) :58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