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

被引:7
作者
黄大慧
韩爱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东亚地区主义; 新地区主义; 东亚共同体; 东盟方式;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1.03.008
中图分类号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开启了东亚合作新局面,中国学者对东亚地区主义的关注也由此而始,他们的研究在取得诸多共识的同时,也提出了几乎同样多的争议。这些共识与争议是研究东亚地区主义的基础与前提。故此,文章围绕东亚地区主义的源起、历程、特征、意义和研究路径等问题,从历史、实践和理论三个视角出发,将学者们的研究综而述之,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有着广泛综合性的参考文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区域主义的新旧辨析 [J].
张振江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3) :101-108
[2]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3) :69-86+205
[4]   东亚合作和共同体建设:路径及方式 [J].
张蕴岭 .
东南亚纵横, 2008, (11) :3-5
[5]   泛化的地区主义与东亚共同体的未来 [J].
肖欢容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10) :34-36+3
[6]   从知识社群到东亚共同体 [J].
方长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10) :46-48+3
[7]   “东亚共同体”不可能是“开放的地区主义” [J].
刘贞晔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10) :39-42+3
[8]   《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与东亚共同体建设 [J].
魏玲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8, (01) :60-67
[9]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析论 [J].
林利民 .
现代国际关系 , 2007, (11) :1-6
[10]   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J].
吴心伯 .
国际问题研究, 2007, (05) :47-52+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