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团体信用与农地抵押贷款——基于同心模式的分析

被引:35
作者
汪险生 [1 ]
郭忠兴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经济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团体信用; 农地抵押贷款; 运行机制; 同心模式;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
F832.43 [农业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以同心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运行机制。系统梳理了同心模式的运作过程,并刻画了该模式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信用社的定价策略与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同心模式的运作机理。研究表明,同心模式采取了抵押与贷款相分离的融资机制及"农地抵押+团体贷款"复合型担保措施,通过组建融资中介、实施复合抵押、推动市场整合显著改善了普通农户的土地抵押信贷配给。同心信用社的统一定价和信贷配给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策略选择;合作社将团体信用应用于内部治理意在明晰连带责任与共有信用的产权,从而促进团体间竞争,降低合作社监督及执行合约的费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1+111 +1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产权管制下的农地抵押贷款机制设计研究——基于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的二层次分析 [J].
郭忠兴 ;
汪险生 ;
曲福田 .
管理世界, 2014, (09) :48-57+187
[2]   农地金融化的法律困境及出路 [J].
高圣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8) :147-166+207
[3]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两权分离及运行机理——基于对江苏新沂市与宁夏同心县的考察 [J].
汪险生 ;
郭忠兴 .
经济学家, 2014, (04) :49-60
[4]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村信贷员的调查分析 [J].
兰庆高 ;
惠献波 ;
于丽红 ;
王春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7) :78-84+112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标的及其贷款操作:11省(区、市)个案 [J].
李伟伟 ;
张云华 .
改革, 2011, (12) :76-84
[6]   土地经营权抵押解决贷款问题运行机制探析——宁夏同心县土地抵押协会调查 [J].
伍振军 ;
张云华 ;
孔祥智 .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 (01) :9-15
[7]   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模式研究——基于农村土地产权的视角 [J].
肖诗顺 ;
高锋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4) :14-18+110
[8]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探析 [J].
史卫民 .
经济体制改革, 2009, (05) :96-99
[9]   金融企业性质、法人治理与贷款定价——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执行效果的实证分析 [J].
孟建华 .
金融研究, 2006, (04) :185-191
[10]   论团体贷款对信贷市场低效率的可能改进 [J].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5, (01) :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