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城市新型贫困的空间聚集化

被引:3
作者
吴克领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院
关键词
转型期; 城市新贫困; 贫困社区;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4.026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城市新型贫困是一种结构性贫困,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调整和改革的社会转型期。这种新型贫困的出现,与单位制社会向社区制的转变、住房市场化导致的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以及城市化导致的新贫困群体等因素密切相关。城市新型贫困除了表现为大量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外,目前已经显现空间聚集化的趋势,即贫困社区开始出现。城市新型贫困现象的消除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设计并实施与现实条件相契合的反贫困对策,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促进城市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杨继绳; 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功能定位分析 [J].
刘杰 .
贵州社会科学, 2013, (04) :28-32
[3]   城市包容乡村:破解城乡二元的发展观 [J].
刘祖云 ;
李震 .
学海, 2013, (01) :20-28
[4]   美国城市治理体系中的社会自组织 [J].
安建增 ;
何晔 .
城市问题, 2011, (10) :86-90
[5]   中国城市贫困状况分析及反贫困对策 [J].
蒋贵凰 ;
宋迎昌 .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 (10) :8-13
[7]   从隔离走向融合:失地农民社群隔离现象的破解——以长春市为例 [J].
刘杰 ;
王星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4) :16-28+126
[8]   转型经济国家社会保护机制的建构:中国与波兰的比较研究 [J].
熊跃根 .
学海, 2008, (03) :85-95
[9]   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1) :129-148+207
[10]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王汉生 ;
王思斌 ;
林彬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