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2000-2009年三江平原北部耕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35
作者
杜国明 [1 ]
李昀 [1 ]
于凤荣 [2 ]
张树文 [3 ]
杨凤海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 优化; 三江平原北部; 耕地; 垦殖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27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4 ;
摘要
该文以三江平原北部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数据分析2000-2009年该区域耕地变化特征,旨在为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耕地面积由214.31增加至285.10万hm2,垦殖率升至67.3%,新增耕地主要为旱地;共有73.64万hm2土地被垦殖为耕地,主要来源为沼泽地、林地和草地,而同期退耕面积仅为2.84万hm2;58.67万hm2旱地转换为水田,9.06万hm2水田转换为旱地;水田呈现出集中分布的格局,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升至30.10%;位于研究区东部北部的县市耕地增加较多,而位于西部南部的县市耕地增加的较少;今后该区域在农业发展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并主要通过土地整治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过去5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与环境效应.[D].刘殿伟.吉林大学.2006, 10
[2]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M].张树文[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
[3]  
中国国土资源安全状况分析报告.[M].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编著;张新安;刘丽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4]   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 [J].
姜秋香 ;
付强 ;
王子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184-190
[5]   基于宏微观尺度的三江平原区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 [J].
任守德 ;
付强 ;
王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2) :8-14
[6]   东北地区过去300年耕地覆盖变化 [J].
叶瑜 ;
方修琦 ;
任玉玉 ;
张学珍 ;
陈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40-350
[7]   1986年~2005年三江平原水田与旱地的转化特征 [J].
黄妮 ;
刘殿伟 ;
王宗明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324-329
[8]   基于区域发展视角的耕地保护政策失灵及对策选择 [J].
汪阳洁 ;
张静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1) :76-81
[9]   三江平原东北部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J].
王文娟 ;
张树文 ;
李颖 ;
岳书平 ;
卜坤 .
湿地科学, 2008, (04) :500-505
[10]   对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设想 [J].
张效军 ;
欧名豪 ;
李景刚 ;
刘志坚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2) :144-14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