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设想

被引:40
作者
张效军
欧名豪
李景刚
刘志坚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区域补偿;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持续了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使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耕地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圈地运动的屡禁不止和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变味走形以及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欠发达地区指标用不完的严峻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存在。耕地面积的过速减少将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建设用地指标的严重不足将影响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7+152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耕地占补平衡得失观 [J].
张玉宝 .
中国土地, 2004, (12) :29-31
[2]   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诸培新 ;
陈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29-248
[3]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J].
陈江龙 ;
曲福田 ;
陈雯 .
管理世界, 2004, (08) :37-42+155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改革 [J].
郑振源 .
中国土地科学, 2004, (04) :13-18
[5]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相关问题研究 [J].
朱礼龙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47-50
[6]   “沦陷”与拯救——“圈地运动”与治理整顿搏击记事 [J].
刘正山 .
中国土地, 2004, (03) :4-9
[7]   耕地资源价值的评价与重建——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 [J].
霍雅勤 ;
蔡运龙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5) :81-85
[8]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2) :8-13
[9]   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调研报告之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及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J].
部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调研组 .
国土资源通讯, 2002, (12) :30-36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分析 [J].
黄贤金 ;
濮励杰 ;
周峰 ;
葛向东 ;
张晓玲 ;
彭补拙 ;
李宪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67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