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及发展重点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被引:22
作者
张可心
刘科伟
程永辉
赵丹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兴旺; 农民增收; 公共服务配置; 人居环境整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系统方案,明确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科学逻辑和发展重点,探索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战略模式,对有效推动区域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为核心,在评估乡村发展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关中地区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和重点任务。[结果]关中地区乡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少,传统农业经营增收困难,而环境门槛的提高和资源禀赋的影响,又使得原本薄弱的非农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也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压力;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县域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农业人口就近转移,并据此提高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同时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挖掘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在农村人口外流、农业可投入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乡村发展要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构建便捷交通、移民搬迁等手段引导居民集中居住,逐步构建合理的镇村体系及其相应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构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彰显乡村特色风貌的乡村。[结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乡村产业振兴与经济发展模式、镇村体系及公共服务配套模式、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战略模式及实现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 [J].
贺雪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3) :19-26+152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镇化建设与城镇治理 [J].
慕良泽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03) :25-29
[3]   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 [J].
郑小玉 ;
刘彦随 .
人文地理, 2018, (02) :100-106
[4]  
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与突破重点[J]. 郭晓鸣.中国乡村发现. 2018(01)
[5]   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 [J].
朱启臻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 (03) :19-25
[6]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建设进入新时代 [J].
陈萌山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 (01) :7-9+212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努力规避几种倾向 [J].
姜长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1) :8-13
[8]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 [J].
刘合光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3) :25-33
[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J].
韩俊 .
中国经济报告, 2017, (12) :15-17
[10]   空间变革下的治理策略——“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转型研究 [J].
吴莹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6) :94-11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