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性化算法推荐技术的伦理反思

被引:55
作者
匡文波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数字人权; 法伦理; 算法歧视; 信息茧房; 被遗忘权; 隐私侵犯; 数字素养;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21.05.002
中图分类号
TP391.3 [检索机]; B82-057 [道德与科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203 ; 0835 ; 01 ; 0101 ;
摘要
算法推荐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以编辑为中心的把关权力部分迁移到算法创设主体身上,以算法为核心的"技术丛"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信息采集、记录、筛选、分类、推送、存储等权力,而这些权力背后的动机及其执行结果并不都是符合伦理的,信息茧房、数据滥用、算法黑箱等问题对个人隐私权、知情权、平等权、被遗忘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算法推荐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运用带来了技术逻辑与新闻逻辑的碰撞,商业和资本价值输出给数字人权和公共价值带来新困境。基于此,从法伦理的视角出发,以权利为逻辑起点,从数字人权中的自由、正义、隐私、自主性、人性尊严等先行价值切入,重新解读算法黑箱和信息茧房等问题中受冲击的伦理内核,厘清智能传播环境下算法推荐技术对个人、行业和社会造成的权利威胁,反思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试图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提倡以人权价值规制算法技术,在算法推荐技术的发展中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数字人权时代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治理 [J].
郭春镇 .
现代法学, 2020, 42 (04) :19-36
[2]   大数据智能传播中的算法歧视及其治理路径 [J].
刘鑫 ;
王超群 .
新闻世界, 2019, (12) :57-59
[3]   智慧社会背景下的“第四代人权”及其保障 [J].
马长山 .
中国法学, 2019, (05) :5-24
[4]   创意劳动抑或算法规训?——探析智能化传播对网络内容生产者的影响 [J].
翟秀凤 .
新闻记者, 2019, (10) :4-11
[5]   算法技术演进下新闻传播的伦理困境 [J].
林嘉琳 .
青年记者, 2019, (24) :15-17
[6]   尊严、言论与隐私:网络时代“被遗忘权”的多重维度 [J].
令倩 ;
王晓培 .
新闻界, 2019, (07) :74-82
[7]   当代“监控”技术的伦理困境 [J].
吴雯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 41 (07) :44-50
[8]   “算法推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 [J].
孙少晶 ;
陈昌凤 ;
李世刚 ;
肖仰华 ;
徐英瑾 ;
张涛甫 ;
张志安 ;
赵子忠 ;
周笑 ;
张岩松 .
新闻大学, 2019, (06) :1-8+120
[9]   新时代的人权法理 [J].
张文显 .
人权, 2019, (03) :12-27
[10]   人工智能推算技术中的平等权问题之探讨 [J].
徐琳 .
法学评论, 2019, 37 (03) :15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