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被引:41
作者
赵彦飞 [1 ,2 ]
李雨晨 [1 ,2 ]
陈凯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系统; 创新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20.11.00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Innovation Environment, R & D Linkages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J] . Chi Kin Leung,Chung Tong Wu.Regional Studies . 1995 (6)
[22]  
2018 the 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 diversity for competitiveness. Bruno Lanvin,Paul Evans. https://www.insead.edu/news/2018-gtci-talent-diversity-ompetitiveness-fuel-future-of-work .
[23]   创新系统功能分析模型构建及应用 [J].
穆荣平 ;
杨利锋 ;
蔺洁 .
科研管理, 2014, 35 (03) :1-7
[24]   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企业与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J].
史宇鹏 ;
顾全林 .
金融研究, 2013, (08) :136-149
[25]   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状态检验——基于省域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 [J].
陈凯华 ;
寇明婷 ;
官建成 .
中国软科学, 2013, (04) :79-98
[26]   创新系统理论演进及其理论体系关系研究 [J].
周青 ;
刘志高 ;
朱华友 ;
尹贻梅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02) :50-55
[27]   开放性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J].
吕萍 ;
柳卸林 .
中国管理科学, 2011, 19 (06) :185-192
[28]  
On Competition. Porter, M. 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