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及其差异性分析

被引:23
作者
彭朝霞
吴玉锋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
关键词
生态经济; 耦合协调度; 省域; 空间计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构建我国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引入耦合协调发展的函数模型,测算2014年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度多处在拮抗时期,发展特点表现为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承载力变小;(2)我国省域生态—经济—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度基础处于勉强协调状态;(3)经济结构、经济效益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影响耦合协调度的突出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 [J].
王琦 ;
汤放华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61-167+202
[3]   吐鲁番地区人口-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J].
党建华 ;
瓦哈甫哈力克 ;
张玉萍 ;
邓宝山 ;
麦尔哈巴麦提尼亚孜 .
中国沙漠, 2015, 35 (01) :260-266
[4]   省域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白彩全 ;
黄芽保 ;
宋伟轩 ;
何宜庆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9) :1-7
[5]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J].
潘兴侠 ;
何宜庆 .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 (09) :227-230
[6]   南京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回归分析 [J].
曾晖 ;
杨平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5) :141-145
[7]   庆阳市环境-经济耦合系统动态演变趋势分析:基于能值理论与计量经济分析模型 [J].
张子龙 ;
陈兴鹏 ;
焦文婷 ;
逯承鹏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10) :2125-2135
[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 [J].
苏鑫 ;
王继军 ;
郭满才 ;
姜志德 ;
李慧 ;
牛艳利 .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04) :937-944
[9]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吴玉鸣 ;
张燕 .
资源科学, 2008, (01) :25-30
[10]   科技发展诱发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及其制度改善 [J].
姚水红 ;
任新钢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12)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