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

被引:59
作者
关小克 [1 ]
张凤荣 [2 ]
刘春兵 [1 ]
李乐 [3 ]
赵华甫 [4 ]
机构
[1]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
[4]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综合发展潜力; 空间布局; 优化配置; 北京市平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83302 ;
摘要
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必须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目标,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分类调控,科学评价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发展潜力是村庄量化分类的基础,也是协调推进村庄整治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2004年、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研究了平谷区2009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2004年-2009年间居民点用地的变化情况。结合山区和平原区的不同发展条件,分别制定山区和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对评价要素的空间叠加、计算,评价村庄的综合发展潜力。并将评价结果与城镇发展规划相结合,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区位条件,提出居民点用地调控的类型及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的方向。研究结果体现了土地利用的现状及适宜性,对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邓南荣 ;
张金前 ;
冯秋扬 ;
程炯 ;
韦素琼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3) :984-989
[3]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调整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谭雪晶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1) :69-75
[4]   基于GIS的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研究 [J].
陈振杰 ;
李满春 ;
刘永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80-184
[5]   基于空间技术的北京市山地平原界线勘定研究 [J].
李婧 ;
张超 ;
朱德海 ;
杨建宇 ;
李海霞 .
测绘通报, 2007, (07) :70-72+77
[6]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 [J].
孙华生 ;
黄敬峰 ;
金艳 ;
邓睿 ;
王杰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3) :348-354
[7]   苏南地区农村居住发展及其模式探讨 [J].
曹恒德 ;
王勇 ;
李广斌 .
规划师, 2007, (02) :18-21
[8]   东北漫岗区村落的分布特征分析 [J].
刘洪鹄 ;
刘宪春 ;
赵晓辉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1) :15-19
[9]   中国乡村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J].
艾大宾 ;
马晓玲 .
人文地理, 2004, (05) :55-59
[10]   岷江上游聚落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特征——以四川理县为例 [J].
陈勇 ;
陈国阶 ;
杨定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1)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