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148
作者
赵小风 [1 ,2 ]
黄贤金 [2 ]
陈逸 [2 ]
陈志刚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 土地集约利用; 集约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过程和效应,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从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①研究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利用驱动机制、集约利用效应、集约利用途径;③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方法、G IS空间分析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尺度、多层次、时间序列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应加强基础理论、机理、过程和效应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计量分析、空间分析和动态模型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79 / 199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83 条
[21]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sustainable urban form [J].
Holden E. .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04, 19 (1) :91-109
[22]  
LUCAS:Asystem for modeling land-use change. Berry M,Hazen B,Macintyre R Let al. IEEE 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 . 1996
[23]   中国城市土地储备研究进展及展望 [J].
赵小风 ;
黄贤金 ;
肖飞 .
资源科学, 2008, (11) :1715-1722
[24]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比较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 [J].
费罗成 ;
程久苗 ;
沈非 ;
张明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5) :90-94
[25]   基于新型集成模型的发展中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形态研究(英文) [J].
冯雪松 ;
藤原章正 ;
张峻屹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8, (05) :50-60
[26]   森工城市转型期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 [J].
宋戈 ;
张文雅 ;
马和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10) :31-38
[27]   县域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影响因素计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姜海 ;
曲福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8) :4-10
[28]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工业用地用途变更调控机制研究 [J].
谭峻 ;
韦晶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3) :98-102+128
[29]   城市空间扩张与土地集约利用 [J].
张换兆 ;
郝寿义 .
经济地理, 2008, (03) :419-424
[30]   1997~2005年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度变化与影响因子分析 [J].
曹银贵 ;
袁春 ;
王静 ;
郑新奇 ;
周伟 ;
钱铭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