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

被引:31
作者
何建坤
机构
[1]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能源战略; CO2减排;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也受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严峻挑战。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和减缓CO2排放,GDP的CO2强度下降速度为世界瞩目,但由于工业化阶段GDP快速增长,CO2排放仍呈增长快、总量大的趋势。我国把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的含碳率,中近期以大幅度降低GDP的能源强度和CO2强度为主要目标,到2030年前后要努力使CO2排放达到峰值,到2050年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适应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长期减排目标下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和形势。"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强化措施,进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建立CO2排放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积极推进碳交易市场机制,这也将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十二五”低碳发展的形势与对策 [J].
何建坤 .
开放导报, 2011, (04) :9-12
[2]   我国自主减排目标与低碳发展之路 [J].
何建坤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5 (06) :122-129+157
[3]   实施边界碳调节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J].
周玲玲 ;
顾阿伦 ;
滕飞 ;
何建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8) :58-63
[4]   欧盟航空排放交易系统及其对中国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J].
马湘山 ;
封超玲 .
中国环境管理, 2010, (01) :14-20
[5]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 [J].
何建坤 ;
刘滨 ;
王宇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75-83
[6]   我国“十一五”期间能源强度下降趋势分析——如何实现能源强度下降20%的目标 [J].
何建坤 ;
张希良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33-38
[7]  
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M].世界银行;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  
中国统计摘要.[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