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被引:59
作者
赵祥云 [1 ]
赵晓峰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
关键词
资本下乡; “三农”发展; 生成机制; 内卷化;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6.04.03
中图分类号
F323.9 [农业资金、农业投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从推进农村社会良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资本下乡对"三农"发展的影响机制,资本下乡存在政策推力、农村拉力和内生动力三重生成机制。政府层面对工商资本的角色期待是促进农村发展,但研究发现遭遇资本下乡的村庄却出现阶层再造、农业质变、村庄虚化以及"三农"发展"内卷化"的意外后果。资本下乡的实践运作逻辑背离政策文本愿景的根本原因在于工商资本作为一种外来的组织方式侵入村庄,排斥了结构松散的农民,消解了村庄内生力量,因此要摆脱"三农"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必须建立多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工商资本纳入农村发展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多元主体、庇护关系与合作社制度变迁——以府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为例 [J].
赵晓峰 ;
付少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2) :2-12+94
[3]   社会结构分化、关系网络闭合与农村政策扭曲——当前国家与农民关系面临的新挑战 [J].
赵晓峰 ;
付少平 .
学习与实践, 2015, (01) :76-84
[4]   资本下乡:农民的视角——基于全国214个村3203位农户的调查 [J].
侯江华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1) :81-87
[5]   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及其困境摆脱 [J].
涂圣伟 .
改革, 2014, (09) :73-82
[6]   资本下乡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民组织化路径 [J].
蒋永甫 ;
何智勇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5) :124-129
[9]   资本主义式家庭农场的兴起与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再思考——以水稻生产为例 [J].
陈义媛 .
开放时代, 2013, (04) :137-156
[10]   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 [J].
孙秀林 ;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4) :40-5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