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人口增长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

被引:27
作者
豆建春 [1 ]
冯涛 [2 ]
杨建飞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产品创新; 人口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将技术创新区分为效率型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通过一个包含产品种类的内生生育率动态模型,从不同技术创新与人口增长关系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只要孩子类似于一种"正常商品",生育率的变化就与效率型技术进步正相关,而与产品创新负相关。如果经济中出现了相对较快的产品创新,人均收入增长率最终将收敛于劳均产出增长率水平。如果技术创新更多地表现为效率型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增长率将下降到一个低于劳均产出增长率的水平。中国自宋代开始的农业技术进步和明清时期早期工业的发展都以生产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缺乏有效的产品创新。这种技术进步倾向于提高人口增长率,从而削弱了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这是古代中国有技术进步而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64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 [J].
王思明 .
中国农史, 2014, 33 (01) :3-12
[2]   技术传承方式与长期增长: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 [J].
代谦 ;
李唐 .
经济研究, 2010, 45 (06) :143-158
[3]   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 [J].
林毅夫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5-22
[4]   职权结构、产权和经济停滞:中国的案例 [J].
艾德荣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541-562
[5]   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 [J].
姚洋 .
经济研究, 2003, (01) :71-79+94
[6]   清代前期耕地面积的综合考察和重新估算 [J].
周荣 .
江汉论坛, 2001, (09) :57-61
[7]   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 [J].
方行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 (03) :93-100
[8]   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 [J].
孙竞昊 .
齐鲁学刊, 1995, (04) :55-60
[10]  
经济社会的起源[M]. 格致出版社 , (美) 海尔布罗纳 (Heilbroner,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