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区大气污染对气象要素及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丽霞
凌肖露
郭维栋
机构
[1] 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群区; 气溶胶; 气象要素; 地表能量收支;
D O I
10.13232/j.cnki.jnju.2014.06.008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12年4-6月南京溧水野外观测站近地层微气象、地表辐射和通量交换数据,结合南京大学地球系统区域过程综合观测研究站(SORPES-NJU)的PM2.5质量浓度以及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逐日API资料,使用聚类分析、合成分析和个例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南京地区不同大气污染程度下气象要素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地区污染天盛行偏南风,且风速较清洁天气低约30%.气溶胶白天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减弱作用,使得地面净辐射减小(日均值约46.3 W·m-2).气溶胶减弱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并影响二者在能量平衡中的比重.个例分析表明气溶胶通过减小白天地面净辐射,减弱地气系统能量,导致近地层气温降低(最大差值约1℃),湍流运动减弱,从而进一步抑制污染物的扩散,形成空气污染-地表能量收支-边界层结构间的正反馈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00 / 8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大气污染对中国重点城市地面总辐射影响的时空特征 [J].
邵振艳 ;
周涛 ;
史培军 ;
龚道溢 .
高原气象, 2009, 28 (05) :1105-1114
[12]   北京市冬季气象要素对气溶胶浓度日变化的影响 [J].
王开燕 ;
王雪梅 ;
张仁健 ;
朱建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4) :132-135
[13]   上海2004年冬季城市大气气溶胶含Pb单颗粒物的来源查证 [J].
李晓林 ;
包良满 ;
刘江峰 ;
岳伟生 ;
李燕 ;
张桂林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5) :688-691
[14]   长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研究 [J].
段婧 ;
毛节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537-543
[15]  
大气边界层动力学.[M].赵鸣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6]   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 [J].
张小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1) :12-16
[17]  
城市群落大气污染源影响的空间结构及尺度特征.[J].徐祥德;周秀骥;施晓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 S1
[18]  
Diurnal Variations of Air Pollution and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Structure in Beijing During Winter 2000/2001.[J].周丽;徐祥德;丁国安;周明煜;程兴宏.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5, 01
[19]   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热量和辐射平衡特征的研究 [J].
张强 ;
曹晓彦 .
大气科学, 2003, (02) :245-254
[20]   论西北干旱气候的若干问题 [J].
张强 ;
胡隐樵 ;
曹晓彦 ;
刘卫民 .
中国沙漠, 2000, (04) :13-18